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刘成波研究员>>刘成波新闻动态 刘良检博士光声显微成像技术获突破,荣获2025年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刘良检博士光声显微成像技术获突破,荣获2025年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12 15:19:59    浏览量:271次

刘良检博士的研究聚焦于高速大视野光声/荧光多模态显微成像技术。他通过多面转镜、换能器阵列等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高速大视野光声/荧光多模态显微成像仪器(LiTA-HM),突破了传统多模态系统在成像视野、分辨率与成像速度之间相互制约的局限。该成像系统具备6μm的空间分辨率,6 mm×5 mm的成像视野,以及每秒1.25帧的成像速度,能够实时同步获取小鼠全脑皮层神经元与血管的活动信息。

刘良检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期刊副主编、美国杜克大学Junjie Yao教授评价道:“LiTA-HM将神经活动与血管生理融于同一影像,具备空间广度与时间精度,为破译大脑最基础的神经血管协作机制提供了可能。”

基于LiTA-HM系统,刘良检博士所在研究团队成功开展了小鼠清醒状态下的脑疾病与脑功能成像实验,展示了该技术在脑科学研究与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在癫痫发作状态下的神经血管耦合研究中,团队成功捕捉到了全脑视野下的神经元与血管网络的扩散性抑制波(SD)传播过程。研究发现,SD波在左右脑分别传播时,神经元钙离子动态与脑血管血液灌注强度波动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显著相关性。这项研究为临床癫痫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定位病灶、预测发作时机提供了全新思路。

刘良检博士在学期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他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发表6篇,并申请发明专利1项。

2025年5月6日,刘良检以题为《高速大视野光/声显微成像技术及大脑神经血管耦联应用研究》的博士论文,获得答辩委员会全票通过,并被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其研究兼具理论深度与实用价值。除了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外,刘良检还曾荣获国科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刘良检博士的研究工作,代表了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前沿探索。他研发的高速大视野光声/荧光多模态显微成像技术,不仅突破了传统成像技术的局限,实现了对全脑皮层神经活动和血管网络的同步观测,更为理解大脑工作机制提供了全新工具。这项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广阔,不仅可用于灵长类动物全脑视野的高速成像,更有潜力用于脑功能信息的非侵入读取,为下一代脑机接口技术提供新范式和新思路。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