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聂立铭教授于2025年1月7日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成波研究员邀请,到访光声成像实验室交流。同时做题为:“光学影像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学术报告。
在过去数十年光声成像的发展过程中,光声成像的原理和技术已经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发展,但如何把光声成像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医学研究中,仍然是一个问题。
报告中聂立铭教授主要跟大家分享了其课题组在光声分子成像技术即光声断层成像、光声显微成像上技术最新进展;同时也为大家介绍了如何把已有的光声设备和算法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在报告中展示了肝血窦渗透成像,肾脏代谢成像,包含药物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用光声成像评估脂质的变化等内容。
聂立铭教授与先进院老师同学交流
聂立铭教授与刘成波研究员在实验室交流讨论
个人简介:
聂立铭,厦门大学教授/博导,基金委优青、首批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特聘专家、福建省杰出青年、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其研究方向紧密围绕分子影像学医工结合,改进光学和声学共聚焦效率自主研制光声显微镜,提出光子回收器概念;开发基于超高灵敏光声检测的多模态探针;攻克了深层组织检测灵敏度低的难题;揭示局域磁场不均匀是T2造影增强关键因素,完善了MRI造影理论机制;从分子、微血管、组织等跨尺度实现病变边界精准识别和诊疗一体化,克服了肿瘤边界模糊失准问题。以通讯/第一作者身份在Nat. Commun., J. Nucl. Med., Angew. Chem., Cancer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50篇以上,被Nat. Methods、Nat. Photon.、Chem. Rev. 等杂志引用并亮点评价,引用>4000次。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一项科技部863子项目,主持一项校长基金。以项目骨干身份参与一项科技部973项目。已获得美国、中国两项专利授权。并已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Biomedical OpticsExpress、Advanced Materials、Theranostics等众多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