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炜(导师主页),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生物医学光学影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高级人才,广东省高级人才,深圳市高级人才。2011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系,并于同年加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副研究员,2016年晋升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光学显微成像方法研究并探索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Methods、Photonics Research、Optics Letters等期刊论文4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专项、国自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及青年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龚小竞(导师主页),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级人才,深圳市高级人才,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专业博士学位,并同年加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目前研究方向为基于光学和声学原理的内窥式成像技术的研发(包括光声成像、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超声成像等)及其临床应用(血管、消化道、生殖道等)。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多项,相关工作在Theranostics、Photoacoustics、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等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1项(已授权11项),实用新型5项。
刘成波(导师主页),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级人才,深圳市高级人才。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医工所所长助理。担任光声成像JCR一区期刊Photoacoustics编委,Biophotonics Discovery期刊副主编,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副秘书长。2007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2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2009-2011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研究方向为光声成像技术与仪器,并开展产业与临床转化。提出了零背景靶向光声成像的理论方法,研制出微观/介观/宏观跨尺度光声成像仪器,实现了人体外周血管成像。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仪器研制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多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Web of Science引用4000余次,H-index 40,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受邀为Nature BME撰写News & Views,担任Nature BME、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审稿人。
科研团队主页链接:http://bmo.siat.ac.cn/liuchengbo
储军(导师主页),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级人才,深圳市高级人才,广东省生物医学光学影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9-2015年分别在麻省大学阿莫斯特分校和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加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新型光学和光声分子探针的开发、分子信号通路的光学成像和光遗传学、分子诊断和药物筛选等研究等。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多项,在Nature Biotechnology和Nature Methods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董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级人才,广东省高级人才,深圳市高级人才,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23)。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院获生物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获得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2022年在美国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Janelia Research Campus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3年加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开发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其近年来以通讯或者第一(含并列)作者身份在Nature Methods(2020)、Nature Genetics (2024、2022)、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同时以合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Cell Research、Molecular Cell、PNA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十多篇,Google Scholar 总引用达2500余次。近年来团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 开发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3D ATAC-PALM,首次实现了对单细胞核内全基因组开放染色质的空间分布进行纳米精度解析,为研究三维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 基于荧光特异性标记技术和高速显微成像平台开发活细胞单分子示踪技术,用于研究转录因子等功能蛋白的分子动力学特性。
科研团队主页链接:https://www.x-mol.com/groups/dong_peng
孙钦超(导师主页),副研究员,2019年1月加入SIAT。博士毕业于瑞士日内瓦大学。曾先后在Stanford University 和Cornell 大学做博后研究以及访问学习。已发表peer reviewed 文章10余篇,包括 JACS, Chemical Science,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2016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目前研究兴趣在于设计功能材料研究生命之过程。1.光响应探针用于生命过程监测,如细胞追踪,生物成像,神经活动等。2. 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治疗,如光控释放,光热,药物递送等。
门涌帆(导师主页),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2016年,先后在北京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工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17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研发具有科研前沿性和产业化可行性的微流控技术,尤其在机器人智能自动化、下一代基因测序、单细胞分析、表型组学、质谱分析、医疗诊断等关键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进行重点结合与突破。研究组具有较强的将原创技术进行产业转化的能力。共发表14篇SCI期刊文章,8篇专利。目前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广东省创新团队“新型高灵敏度柔性仿生触觉传感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主持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2项,参与省级纵向课题及企业横向课题3项。
李慧(导师主页),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级人才。2015年底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光学显微成像,主要涉及生物组织活体无标记光学显微成像研究,基于光学显微成像的肿瘤识别研究,肿瘤免疫、心脑血管疾病的光学显微成像研究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等科研项目9项,发表《eLife》、《Photonics Research》等生物医学及光学领域知名SCI期刊论文20余篇。
陈敬钦(导师主页),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级人才,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014年7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19-2020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Sessler院士课题组从事分子探针合成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炎症微环境的靶向调控与分子诊疗研究。近年来,主持国自然青年、面上,中科院青促会人才项目等,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省市自然基金在内的多个研究项目;目前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NAS、JACS、AM等期刊发表论文18篇,google scholar引用1600余次,H-index 21,授权发明专利5件。
解志华,副研究员。深圳市高级人才,2016年毕业于法国FEMTO-ST研究所(法国科学院,勃艮第-弗郎士-孔泰大学),获光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光纤集成微纳元件的开发,用于实现单量子点成像或荧光收集。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获光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表面等离子体光刻,光纤微透镜耦合光学设计方面的研究。2016年10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目前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光声成像等工作。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四篇,包括Nanoletters、Optics Letters等。
廖九零,副研究员。2012年获南京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7年获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学位。同年7月加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9年出站留院,任助理研究员;2021年底晋升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进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开发与应用,主要涉及近红外二区成像,多光子显微成像,多光子/光声多模态成像等。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SIAT优秀青年基金各一项,发表《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等生物医学光学领域知名SCI期刊论文10余篇。
高蓉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级人才,担任光声成像JCR一区期刊Photoacoustics编委,Biophotonics Discovery期刊青年编委。2018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获机械工程博士学位。2018年11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声理论机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光声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光声成像算法研究工作等。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SCI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3篇,包括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Photoacoustics, Physics of Fluids等。申请发明专利13项。近年来,主持国自然基金1项、深圳市基础研究面上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1项,同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多个研究项目。担任Photoacoustics等多个期刊审稿人。
王亮,博士,副研究员。2013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分别在美国西南医学中心Jaqaman实验室和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Cooper实验室进行了博士后训练。2017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传编码荧光探针和光遗传学工具的开发及其在活细胞和活体中的应用,即用光学方法实现活细胞中信号通路的可视化和精准控制,以理解其规律及生物学功能。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Autophagy、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及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广东省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多项。
叶世蔚,博士,副研究员,深圳市高级人才。2019年9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直接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病理组织光学成像方法,神经影像研究等。目前,已发表或合作发表SCI期刊论文十余篇,包括iScience、Optics Letters、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等,申请国家专利7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科研项目3项。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留学项目、日本精密工学会评选的2019年度青年学者奖等。
邓梦颖,博士,副研究员,深圳市高级人才。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7年7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荧光蛋白、荧光蛋白结构与功能、基因编码的神经元信号光学分子探针等。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国自然青年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深圳市基础研究面上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同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深圳市重点项目在内的多个研究项目。在ACS Nano、ACS Sensors、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科研论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6项。
任亚光,博士,副研究员。2013年获天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硕士期间主要从事基于白光干涉的高精度光学检测和光纤传感研究。2014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医学部开始博士学习,主要从事核磁共振图像重建的研究工作。2018年博士获得生物工程学博士学位,随后又进入生命科学部门做短期访问学者,主要进行基于全反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单分子检测研究。2019年1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多尺度低秩-稀疏心脏光声图像重建理论和方法研究。
徐智强,博士,副研究员。2020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获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曾前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会议论文3篇。2020年7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是跨尺度、快速光声显微成像技术开发及其应用。
林日强,高级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中心,研究方向为光声内窥成像,主要涉及新型光声内窥成像导管的研发,消化道肿瘤光声成像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光声成像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中科院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年香港理工大学公派访问学者。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1项,深圳市基础研究1项;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国家、省级、市级、企业横向等多个项目。2021年与企业创办联合实验室,担任实验室副主任。发表在《Photoacoustics》等生物医学领域知名SCI期刊论文19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学术论文6篇,申请领域相关中国专利35项,其中已授权专利24项;美国专利授权1项。
张进珂,博士,助理研究员。2018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电气工程及电子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相干光学层析成像系统的开发和实现用于医药行业的三维微米级分辨率无损检测。2018年2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目前主要从事消化道内光声内窥成像等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会议论文1篇。
常宗,博士,助理研究员。201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从事光化学合成官能团化的复杂环丁烷结构的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6篇,包括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Organic Letters, and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9年3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孙钦超博士课题组,从事荧光探针和纳米材料合成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布文婷,博士后。2018年6月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对kindlin蛋白在整合素蛋白激活中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毕业后继续在NTU以博士后身份进行科研工作。2020年3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微流控技术探究Wnt信号通路机制。
杨方方,博士后。2019年12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光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荧光成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及其应用于研究凋亡调控机制。以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三篇,包括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2020年6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博士后,目前主要从事红色荧光蛋白的筛选、绿红FRET对的优化及声遗传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何悦之,博士,助理研究员,2017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太赫兹生物医学成像。毕业后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任研发工程师至2020年。2021年加入SIAT从事博士后研究,现研究方向为显微成像的分辨率和速度提升方法。2019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及在化学传感、生物成像和刺激响应方面的应用研究。目前已发表中国专利三篇和学术论文两篇(Mater. Chem. Front. 和 J. Mater. Chem. C)。2019年8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从事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开发和活体成像应用研究的科研项目。
肖娜,博士后。2022年11月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光场的设计与调控及非线性光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会议论文2篇。2022年12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博士后,目前主要从事快速三维双光子显微成像。
朱虹霓,博士后。2021年8月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继续在香港科技大学以博士后身份进行科研工作。期间主要从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蛋白结构的应用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两篇,获得中国专利授权一项。2023年5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博士后,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开发及其在三维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范勇,博土后。2022年9月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机械理工学),博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力学—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其周围组织在高血压下对于不同方向应力刺激的反应。以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l论文1篇,包括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等。2023年8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博士后,目前主要从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计算以及在生物学上的应用等相关研究。
宋政,博士后。202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获光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全光学光声成像,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授权中国专利一项。2023年9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博士后,目前主要从事单像素光声成像。
聂俊,博士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光学工程),博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方向光片三维光学显微成像。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包括Advanced Science、Advanced Photonics等,授权专利3项。2023年12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博士后,目前主要从事光学显微成像以及微流控芯片检测等相关研究。
李秀丰,博士后。2022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获生物工程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紫光光声病理学成像和低成本激光二极管光声显微系统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一作/共一作7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2项。2024年2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博士后,目前主要从事高分辨三维光声成像研究。
高玉峰, 硕士,助理研究员。201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获得物电电子学硕士学位,目前研究方向:基于自适应光学双光子显微波前矫正研究。
余佳,硕士,助理研究员。2017年1月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光电子与光子学技术硕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重复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
吴婷,硕士,助理研究员,2017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功率全固态自调Q脉冲激光器和高功率平面波导连续激光器研究。在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 和 “红外与固体激光工程”发表两篇论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双光子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及其应用。
刘丽娜,硕士,助理研究员。2019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获光学硕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显微成像及组织光透明技术研究。
陈宁波,硕士,助理研究员。2019年毕业于广州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光声显微成像系统的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已发表或合作发表期刊论文6篇,包括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Biophotonics、Photoacoustics等,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
香凤,硕士,助理研究员,2020年毕业于深圳大学生物学专业,目前主要从事基于双光子显微成像及多光谱荧光寿命成像的肿瘤机理研究。
舒承有,硕士,工程师(中级)。201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光学、声学医学影像设备嵌入式软硬件开发,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等,已发表或合作发表期刊论文3篇,包括:Theranostics、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等,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
王金泓,硕士,研究助理,本科生物技术,2023年毕业于海南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获硕士学位。发表SCI论文一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三维基因组学。
曹雪明,硕士,助理工程师。202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硕士研究方向为细胞神经生物学。目前主要从事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杨鑫,硕士,研究助理,202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硕士期间从事计算机辅助的药物靶标鉴定工作,目前主要从事三维基因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