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Nature BME在线发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汪立宏院士团队两篇背靠背论文[1,2],报道了基于光声成像的血流动力学测量新方法。12月27日,该期刊发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成波研究员团队评述文章,对两项工作原理、价值与意义进行论述,对技术发展趋势做了展望[3]。图 1| News and Views 评...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刘成波研究员收到Biophotonics Discovery期刊主编Darren Roblyer正式邀请,担任该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Biophotonics Discovery是SPIE继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之后,在生物医学光学领域创立的第二本代表性期刊,主要刊发领域内原理技术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田超于2023年11月13日应邀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计算光声断层成像”的学术报告。光声成像是一种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它利用光至声的能量转换原理,具有无创、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等特点。与传统成像手段相比,光声成像以生物软组织的光学吸收...
北京大学杨兴研究员于2023年10月10日应邀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前列腺癌诊疗探针的研发与临床转化”的学术报告。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然而传统的影像学手段在检测前列腺癌病灶方面存在着诊断效能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杨兴主任及其团队引入了分子影像技术,通过研发...
美国杜克大学姚俊杰博士于2023年6月15日至2023年6月20日应邀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Breaking Limits in Photoacoustic Imaging: Deeper, Faster, and More colorful”的学术报告。光声成像(PAl)是一种强大的多尺度解剖学功能和分子成像技术。本次讲座展示了姚俊杰博士团队在光...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何海龙博士于2023年4月11日应邀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光声皮肤成像系统与临床应用”的学术报告。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imaging)是一种非侵入式和非电离式的新型生物成像技术。它结合了光学成像和超声成像的优点,利用短脉冲激光在生物组织中引起的光声效应产生...
北京大学孙金鹏教授于2022年11月17日应邀来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识别和信号转导的多样性”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讲述团队聚焦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配体发现、信号转导及功能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受体信号转导磷酸化编码的笛子模型,多聚脯氨酸码头的分选机制;发现了GPC...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团队在PNAS上联合发表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递送体系的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新策略。文章上线截图该研究联合使用小干扰RNA(siRNAT/I)和普鲁士蓝(PB)来沉默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并清除RA微环境中过...
深圳湾实验室张洋研究员于2022年8月4日应邀来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TMEM16F phospholipid scramblase mediates cell-cell fusion”的学术报告。Cell fusion is fundamental to the re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homeostasis of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In addition to various cell type-speci...
上海科技大学高飞研究员于2022年8月4日应邀来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光声成像:被听见的视觉”的学术报告。光声成像技术作为发展最快的新型生物医学影像技术之一,在最近十余年发展迅速。尽管如此,相比于其他已经广泛使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如MRI, CT, 超声),光声成像要想更快更好的推进到大规模临床...